案例简介
李和常是原夫妻,婚后生了一个女儿。考虑到房屋买卖的政策和经济能力,常提出通过假离婚来减轻负担。双方于2020年2月29日办理了离婚手续,但当时情况是离婚不离家。
2020年疫情爆发后,张在家工作。李发现张偷偷接了电话。和别人有露骨的聊天记录,在张的书包里发现了计划生育用品。之后双方的假离婚变成了真正的离婚,张拒绝买新的学区房。为此,双方达成了新的补偿协议,约定婚生女由女方抚养,男方支付全部费用(包括但不限于生活费、学习费、医疗费等。),暂定每月5000元。此外,男方每月额外支付5000元,方便女方照顾婚生女儿的生活和学习。总计每月1万元,期限为婚生女性独立生活;婚姻期间的债务由男方承担;男方自愿赔偿女 方300万元买房。之后,张没有按照补偿协议履行付款义务,于是李被起诉法院。
处理结果
1.常某每月向李某支付5000元的住房费用,直至婚生女常某独立生活之日止;
2.常某给李某买房300万元;
3.驳回李的其他诉讼请求。
深圳离婚律师解读
1.婚姻神圣,莫当儿戏
婚姻应该是甜蜜的,婚后的道路也是漫长的。婚姻意味着相互信任、忠诚、关心、理解和尊重。、理解和尊重。《民法典》规定,夫妻之间有忠诚的义务,即对彼此和家庭负责。如果你对婚姻不认真,把婚姻当作儿戏,随意离婚,你会把爱变成仇恨,影响你的孩子和亲戚,影响社会稳定。
2.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利,弄假成真伤自己
中国假离婚是指为了满足一方或双方的需要,中国大陆夫妇同意办理离婚手续,同时同意在达到目的后办理再婚手续。中国假离婚是随着拆迁补偿。买两套房子。逃避夫妻债务。孩子们上学和其他问题,并成为获得利益的工具。
在这种情况下,李和张并不想真正终止婚姻关系,签署的离婚协议只是为了提供离婚程序所需的材料,协议的内容不是双方的真实意图,不应产生处置相关财产和婚姻抚养事项的法律效力。但离婚程序后,张相信双方协商一致的事实,无视夫妻关系和婚姻健康成长,假不再与李再婚程序,假离婚成为真离婚,双方签署补偿协议,是双方的真实意图,不违反法律。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,双方应当按照本协议履行。
由于常某在《补偿协议》中约定自愿每月支付李某的住房费用,从5000月至婚生女常某独立生活之日起,并赔偿李某300万元用于李某和常某购房,常某未按时履行转让义务,即构成违约,因此法院作出败诉判决。
3.敬畏婚姻和法律
张和李想通过假离婚购买学区住房,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条件,结果是假的,不仅房子没有买,而且导致双方真正离婚,适得其反,不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健康成长,张自己也陷入了鸡蛋的悲惨结局,真的偷鸡不会腐蚀米饭,聪明是聪明的错误!同时,为了避免国家政策而假离婚的夫妇,一旦发现假离婚骗局,双方都可能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。
总之,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婚姻。离婚证不能随意换。深圳离婚律师
分手后的财产返还:深圳离婚律师 | 离婚财产分割不满意?起诉吧! |
起诉离婚期间可以和别人同居吗? | 深圳离婚律师解读:离婚起诉到开 |
深圳离婚律师解读:起诉离婚双方 | 离婚大作战:深圳离婚律师费用揭 |